书名:中国古籍珍本丛刊•武汉大学图书馆卷(全七十二册)
编著者:武汉大学图书馆 编
定价:48000.00元
ISBN:9787501359370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规格:精装 16开
本书收录了武汉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古籍二十种,均为首次揭示。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经部文献,包括《易经正讹》等3种文献;二史部文献,包括《增修附注资治通鉴节要续编》《筹海图编》等8种文献;三子部文献,包括《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等4种文献;四集部文献,包括《陈伯玉文集》《文山先生文集》等5种文献,这些著述均具有较高的文献参考价值。其中有不少是只有武汉大学图书馆一家收藏的名家批校本文献,如清代藏书家、书法家何绍基批点的《汉书》《后汉书》《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清代戈襄批校本《墨子》;清人郭嵩焘批校本《施注苏诗》。
第一册
易经正讹一卷 (明)郭若纬撰 明崇祯四年(1631)刻本
周礼传五卷周礼翼传二卷周礼图说二卷(周礼传卷一上—二下) (明)王应电 撰 明抄本
第二册
周礼传五卷周礼翼传二卷周礼图说二卷(周礼传卷三上—五下) (明)王应电 撰 明抄本
第三册
周礼传五卷周礼翼传二卷周礼图说二卷(周礼翼传 周礼图说卷上) (明)王应电 撰 明抄本
第四册
周礼传五卷周礼翼传二卷周礼图说二卷(周礼图说卷下)(明)王应电 撰明抄本
礼记集说三十卷(卷一—六) (元)陈澔 撰 明嘉靖间(1522—1566)吉澄刻本
第五册
礼记集说三十卷(卷七—十八) (元)陈澔 撰 明嘉靖间(1522—1566)吉澄刻本
第六册
礼记集说三十卷(卷十九—三十) (元)陈澔 撰 明嘉靖间(1522—1566)吉澄刻本
第七册
汉书一百卷(帝纪卷一—十二 年表卷一—三上) (汉)班固撰 (唐)颜师古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八册
汉书一百卷(年表卷三下—七) (汉)班固 撰 (唐)颜师古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九册
汉书一百卷(年表卷八 志卷一上—七上) (汉)班固 撰 (唐)颜师古 注(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十册
汉书一百卷(卷七中—十 列传卷一—六) (汉)班固 撰 (唐)颜师古 注(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十一册
汉书一百卷(列传卷七—卷二十七) (汉)班固 撰 (唐)颜师古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十二册
汉书一百卷(列传卷二十八—四十五) (汉)班固 撰 (唐)颜师古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十三册
汉书一百卷(列传卷四十六—六十三) (汉)班固 撰 (唐)颜师古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十四册
汉书一百卷(列传卷六十四—七十) (汉)班固 撰 (唐)颜师古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五年(1642)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十五册
汉书疏证二十二卷(卷一—六) (清)沈钦韩 撰 (清)黄以周 批校 清抄本
第十六册
汉书疏证二十二卷(卷七—十二) (清)沈钦韩 撰 (清)黄以周 批校 清抄本
第十七册
汉书疏证二十二卷(卷十三上—十九) (清)沈钦韩 撰 (清)黄以周 批校 清抄本
第十八册
汉书疏证二十二卷(卷二十—二十二) (清)沈钦韩 撰 (清)黄以周 批校 清抄本
后汉书疏证二十卷(卷一—二) (清)沈钦韩 撰 (清)黄以周 批校 清抄本
第十九册
后汉书疏证二十卷(卷三—九) (清)沈钦韩 撰 (清)黄以周 批校 清抄本
第二十册
后汉书疏证二十卷(卷十—十七) (清)沈钦韩 撰 (清)黄以周 批校 清抄本
第二十一册
后汉书疏证二十卷(卷十八—二十) (清)沈钦韩 撰 (清)黄以周 批校 清抄本
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卷(帝纪卷一—十) (南朝宋)范晔 撰 (唐)李贤 注 志三十卷(晋)司马彪 撰 (南朝梁)刘昭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六年(1643)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二十二册
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卷(志卷一—三十) (南朝宋)范晔 撰 (唐)李贤 注 志三十卷(晋)司马彪 撰 (南朝梁)刘昭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六年(1643)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二十三册
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卷一—二十) (南朝宋)范晔 撰 (唐)李贤 注 志三十卷(晋)司马彪 撰 (南朝梁)刘昭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六年(1643)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二十四册
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卷二十一—四十二) (南朝宋)范晔 撰 (唐)李贤 注 志三十卷(晋)司马彪 撰 (南朝梁)刘昭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六年(1643)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二十五册
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卷四十三—六十三) (南朝宋)范晔 撰 (唐)李贤 注 志三十卷(晋)司马彪 撰 (南朝梁)刘昭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六年(1643)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二十六册
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卷六十四—八十) (南朝宋)范晔 撰 (唐)李贤 注 志三十卷(晋)司马彪 撰 (南朝梁)刘昭 注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崇祯十六年(1643)毛氏汲古阁刻本
第二十七册
增修附注资治通鉴节要续编三十卷(卷一—十一) (明)张光启 订正 (明)刘剡 编辑 明景泰三年(1452)善敬书堂刻本
第二十八册
增修附注资治通鉴节要续编三十卷(卷十二—二十二) (明)张光启 订正 (明)刘剡 编辑 明景泰三年(1452)善敬书堂刻本
第二十九册
增修附注资治通鉴节要续编三十卷(卷二十三—三十) (明)张光启 订正 (明)刘剡 编辑 明景泰三年(1452)善敬书堂刻本
第三十册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纪要十四卷(陕西一—四) (清)顾祖禹 撰 清康熙间(1662—1722)通志堂刻本
第三十一册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纪要十四卷(陕西五—九) (清)顾祖禹 撰 清康熙间(1662—1722)通志堂刻本
第三十二册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纪要十四卷(陕西十—十四) (清)顾祖禹 撰 清康熙间(1662—1722)通志堂刻本
筹海图编十三卷(卷一) (明)郑若曾辑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蓝印本
第三十三册
筹海图编十三卷(卷二—九) (明)郑若曾 辑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蓝印本
第三十四册
筹海图编十三卷(卷十—十三) (明)郑若曾 辑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蓝印本
第三十五册
援韩野纪六卷(卷一—五) (清)王师曾 撰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扪虱轩稿本
第三十六册
援韩野纪六卷(卷六) (清)王师曾撰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扪虱轩稿本
刘向说苑二十卷(卷一—十三) (汉)刘向 撰 明嘉靖十四年(1535)楚藩崇本书院刻《刘氏二书》本
第三十七册
刘向说苑二十卷(卷十四—二十) (汉)刘向 撰 明嘉靖十四年(1535)楚藩崇本书院刻《刘氏二书》本
新刊铜人针灸经七卷 佚名撰 元明间刻本
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 (元)西方子撰 元明间刻本
第三十八册
墨子十六卷附篇目考 (战国)墨翟撰 (清)毕沅 校注 (清)戈襄 批校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灵岩山馆刻《经训堂丛书》本
第三十九册
陈伯玉文集十卷附录一卷(卷一—九) (唐)陈子昂撰 (明)杨春 编(清)许乃普 校 (清)董文涣 跋 清抄本
第四十册
陈伯玉文集十卷附录一卷(卷十 附录) (唐)陈子昂 撰 (明)杨春 编(清)许乃普 校 (清)董文涣 跋 清抄本
施注苏诗四十二卷总目二卷苏诗续补遗二卷(施注苏诗总目 卷一—九) (宋)苏轼 撰 (宋)施元之 (宋)顾禧 (宋)施宿 注 (清)邵长蘅 (清)顾嗣立 (清)宋至 删补 苏诗续补遗二卷(宋)苏轼 撰 (清)冯景 补注 (清)郭嵩焘 批点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宋荦刻本
第四十一册
施注苏诗四十二卷总目二卷苏诗续补遗二卷(施注苏诗卷十—二十五) (宋)苏轼 撰 (宋)施元之 (宋)顾禧 (宋)施宿 注 (清)邵长蘅 (清)顾嗣立 (清)宋至 删补 苏诗续补遗二卷(宋)苏轼 撰 (清)冯景 补注 (清)郭嵩焘 批点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宋荦刻本
第四十二册
施注苏诗四十二卷总目二卷苏诗续补遗二卷(施注苏诗卷二十六—四十二)(宋)苏轼 撰 (宋)施元之 (宋)顾禧 (宋)施宿 注 (清)邵长蘅 (清)顾嗣立 (清)宋至 删补 苏诗续补遗二卷(宋)苏轼 撰 (清)冯景 补注 (清)郭嵩焘 批点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宋荦刻本
第四十三册
施注苏诗四十二卷总目二卷苏诗续补遗二卷(苏诗续补遗) (宋)苏轼 撰(宋)施元之 (宋)顾禧 (宋)施宿注 (清)邵长蘅 (清)顾嗣立 (清)宋至删补 苏诗续补遗二卷(宋)苏轼 撰 (清)冯景 补注 (清)郭嵩焘 批点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宋荦刻本
文山先生文集十七卷指南文集三卷别集一卷遗墨一卷(文集卷一—四) (宋)文天祥 撰 明正德九年(1514)张祥庐陵刻本《四库全书》底本
第四十四册
文山先生文集十七卷指南文集三卷别集一卷遗墨一卷(文集卷五—十七) (宋)文天祥 撰 明正德九年(1514)张祥庐陵刻本《四库全书》底本
第四十五册
文山先生文集十七卷指南文集三卷别集一卷遗墨一卷(指南文集别集 遗墨)(宋)文天祥 撰 明正德九年(1514)张祥庐陵刻本《四库全书》底本
招摇池馆集十卷(卷一—五) (明)詹莱 撰 明万历间(1573—1620)福建书坊詹佛美木活字本
第四十六册
招摇池馆集十卷(卷六—十) (明)詹莱 撰 明万历间(1573—1620)福建书坊詹佛美木活字本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贾长沙集 司马文园集 董胶西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四十七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东方大中集 褚先生集 王谏议集 刘中垒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四十八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杨侍郎集 刘汉子骏集 冯曲阳集 班兰台集 东汉崔亭伯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四十九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张河间集 汉兰台令李伯仁集 东汉马季长集 东汉荀侍中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五十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蔡中郎集 东汉王叔师集 孔少府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五十一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诸葛丞相集 魏武帝集 魏文帝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五十二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陈思王集 陈记室集 王侍中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五十三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魏阮元瑜集 魏刘公幹集 魏应德琏集 魏应休琏集 阮步兵集 嵇中散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五十四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魏钟司徒集 晋杜征南集 魏荀公曾集 傅鹑觚集 晋张司空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五十五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孙冯翌集 晋挚太常集 晋束广微集 夏侯常侍集 潘黄门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五十六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傅中丞集 潘太常集 陆平原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五十七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陆清河集 成公子安集 晋张孟阳集 晋张景阳集 晋刘越石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五十八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郭弘农集 晋王右军集) (明)张溥 编(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五十九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晋王大令集 孙廷尉集 陶彭泽集 宋何衡阳集 宋傅光禄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六十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谢康乐集 颜光禄集 鲍参军集卷一)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六十一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鲍参军集卷二 宋袁阳源集 谢法曹集 谢光禄集 南齐竟陵王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六十二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王文宪集 王宁朔集 谢宣城集 齐张长史集 南齐孔詹事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六十三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梁武帝集 梁简文帝集卷一上)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六十四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梁简文帝集卷一下—卷二 梁昭明太子集 梁元帝集上)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六十五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梁元帝集下 江醴陵集) (明)张溥 编(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六十六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沈隐侯集 陶隐居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六十七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梁丘司空集 任中丞集 王左丞集 陆太常集 刘户曹集 王詹事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六十八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刘秘书集 刘豫章集 刘庶子集 庾度支集 何记室集 吴朝请集 陈后主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六十九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徐仆射集 沈侍中集 江令君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七十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陈张散骑集 高令公集 温侍读集 邢特进集 魏特进集 庾开府集卷一上)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七十一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庾开府集卷一下—卷二 王司空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第七十二册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隋炀帝集 卢武阳集 李怀州集 牛奇章集 薛司隶集) (明)张溥 编 (清)何绍基 批点 明娄东张氏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