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文献影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2

[转载]新书推介:同声月刊

$
0
0



书名:同声月刊(全十册)

编著者:龙榆生 主编

定价:6000.00元

ISBN:9787501358359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规格:精装 16开

    《同声月刊》是龙榆生先生继《词学季刊》之后主编的一份侧重于诗词创作和研究的学术期刊。一九四〇年十二月由同声社在南京创刊,一九四五年七月停刊,历时五年,共出版四卷三十九期。

    龙榆生(一九〇二—一九六六),名沐勋,字榆生,号忍寒、箨公,晚年以字行,曾以“风雨龙吟室”命名书斋。江西万载人。先后任教于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一九三三年在上海创办《词学季刊》,任主编。一九四〇年在南京创办词学刊物《同声月刊》。编着有《风雨龙吟室词》《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
    与一九三三年创刊的《词学季刊》相比,《同声月刊》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刊载内容扩大,二是作者队伍发生变化。《同声月刊》的栏目设置大致沿袭《词学季刊》,内容上却更为宽泛。《词学季刊》祗收词学研究之作,《同声月刊》则刊载有关批评诗歌、词曲及音乐的作品。其《创刊号》所载的编辑凡例,介绍了下设的十个栏目,一为图画,专载有关诗乐之图像与诗人词客之手迹。二为乐谱和词谱,专载中西音乐之创作歌谱,或旧谱之绝少流传者,也酌情收録古今中外之译谱。三为论著,专载研讨批评诗歌词曲及音乐之长篇论著,文体不拘。四为译述,专载有关诗教之译稿,且无论东西名著,但以译笔能信达者为准。五为遗着,专载有关诗歌之前贤遗着,以未曾刊行之稿本为主。六为今诗苑,选载近人所作诗歌,以清新俊逸、富有热情者为主,普通应酬之作则不予刊载。七为今词林,选载近人所填词曲。八为歌剧,专载近人所撰歌剧,体裁不拘新旧。九为杂俎,专载近人所撰有关诗教之文献笔记等。十为通讯,专载有关诗教之通讯。在十个栏目之外,《同声月刊》又逐渐扩大了刊载的范围。在一九四三年四月《同声月刊》第三卷第二号上,月刊社发表《预告》说:“本刊拟自下期起扩大范围,兼载有关文史艺术之论著,并已约定周作人、瞿兑之、沈启无、姜叔明诸先生担任纂述,特此预告。”周作人的《先母事略》便是《同声月刊》“扩大范围”后的第一篇作品。接着,在一九四三年七月出版的《同声月刊》第三卷第五号和一九四三年八月出版的第六号上,又连续发表了周作人的笔记小品《桑下丛谈》。
   对于《同声月刊》的价值,如果从学术立场考察,我们认为它仍然延续了《词学季刊》传统,为现代词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龙榆生先生创办的《词学季刊》《同声月刊》,不但成为现代词学繁荣的标志,而且起到了集结同仁、互通声气的作用,展示了传统派学者的研究实力,更推动了传统词学走向现代。这一点诚如曹辛华在其《论龙榆生的词学研究贡献》一文中说:“龙氏与‘词学三大家’中夏、唐二位词学活动不同之处是,他编辑的《词学季刊》《同声月刊》对普及词学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促进了现代的词学体系的确立,第一次使词学研究有系统、有规模地展开,对词学批评方式的现代化起着催化作用,方便了词学观念的传播,为人们交流词学见解提供了平台。” 有鉴于此,我们积极联络龙榆生先生后人,并征得同意,将《词学季刊》《同声月刊》列为“风雨龙吟室丛书”陆续影印出版。我们还精心编制了详细的目录置于书前,以便读者检索。

 

 

總 目 録

第一册

創刊號民國廿九年(1940)十二月一

目録三

圖畫七

歌譜一七

論著一九

譯述九七
詩詞一○三

遺著一三三

雜俎一八七
附載一九一

第一卷第二號民國三十年(1941)一月一九七
目録一九九
圖畫二○三
歌譜二一一

論著二○九

詩詞三○三

遺著三三七

雜俎三六五
附載三七一

第一卷第三號民國三十年(1941)二月三七七

目録三七九
圖畫三八三

歌譜三八七

論著三八九

詩詞四七六

遺著四九九

通訊五三九

第一卷第四號民國三十年(1941)三月五四七

目録五四九
圖畫五五三

論著五五七
譯述六三三
詩詞六四五
遺著六七五

附載七二三

 

第二册

第一卷第五號民國三十年(1941)四月一

目録三

圖畫七
論著一一

歌劇一一五

詩詞一三九

遺著一六七

附載一九一

第一卷第六號民國三十年(1941)五月一九五
目録一九七

圖畫二○一

論著二○五

歌劇三○三

詩詞三二七

遺著三五七

第一卷第七號民國三十年(1941)六月三九一

目録三九三

圖畫三九七

論著四○一

譯述四八一

歌劇四九三

詩詞五○一

遺著五三五

序跋五七五

 

第三册

第一卷第八號民國三十年(1941)七月一

目録三

圖畫七

論著一一

譯詩九九

詩詞一一三

遺著一三五

序跋一五九

通訊一六一

第一卷第九號民國三十年(1941)八月一六九

目録一七一
名賢遺墨一七五
歌譜一七九

論著一八五

譯詩三○一

詩詞三一三

遺著三三五

第一卷第一○號民國三十年(1941)九月三六一

目録三六三

書畫三六七歌譜三七一

論著三七三

詩詞四七一
遺著四九七
通訊五二一

附載五二五

 

第四册
第一卷第十一號民國三十年(1941)十月一

目録三
圖畫七

歌譜一一
論著一三
詩詞一一九

文録一三三

遺著一四一
通訊一七五

第一卷第十二號民國三十年(1941)十一月一七九

目録一八一

書蹟一八五

論著一八九

詩詞二七七
文録二九七
遺著三○五
附載三二七

第二卷第一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一月三三一
目録三三三
書畫三三七
論著三四一
譯著四三一
詩詞四四七
遺著四八九

第五册
第二卷第二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二月一
目録三
書畫七
論著一一
詩詞一四五
遺著一六七
附載一六二

第二卷第三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三月一七九

目録一八一
書畫一八五

論著一八七
歌劇二七七
詩詞二九三
遺著三一三

第二卷第四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四月三五一
目録三五三
真蹟三五七
論著三五九
詩詞四五七
遺著四七一

第二卷第五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五月五○一
目録五○三
書畫五○七
論著五○九
詩詞六二二
遺著六三七

第六册
第二卷第六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六月一
目録三
論著五
詩詞九九
遺著一○五
序跋一三一

第二卷第七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七月一三七
目録一三九
論著一四一
詩詞二五二
遺著二七二

第二卷第八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八月二八三
目録二八五
真蹟二八七
論著二八九
詩詞三七○
遺著三七九
序跋四一一

第二卷第九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十月四一七
目録四一九
真蹟四二一
論著四二三
詩詞五二○
遺著五三二
序跋五七一

第七册
第二卷第十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十一月一
目録三
歌譜五
論著九
詩詞一○二
序跋一一七
文録一二四

第二卷第十一號民國三十一年(1942)十二月一二九
目録一三一
論著一三三
詩詞二二三
遺著二三七

第二卷第十二號民國三十二年(1943)一月二六七
插畫二六九
目録二七一
論著二七三
詩詞四○九
文録四一八

第三卷第一號民國三十二年(1943)三月四二七
墨蹟四二九
目録四三一
論著四三三
詩詞五四二
序記五五○

第八册
第三卷第二號民國三十二年(1943)四月一
目録三
論著五
詩詞七九
文録八六

遺著八九

第三卷第三號民國三十二年(1943)五月一二九

目録一三一

文録一三三
詩録一四三
劇本一五○
專著一五五
遺著二一六

第三卷第四號民國三十二年(1943)六月二五七
目録二五九
專著二六一
韻文三二四

散文三四八

遺著三五四

第三卷第五號民國三十二年(1943)七月三八七
目録三八九
專著三九一
詩詞四○七
序跋四二九
遺著四三七

第三卷第六號民國三十二年(1943)八月五一一
目録五一三
專著五一五
詩詞五七五
文録五八三
遺著五九一

第九册
第三卷第七號民國三十二年(1943)九月一
目録三
專著五
韻文三五
散文六九
遺著七三

第三卷第八號民國三十二年(1943)十月一二五
目録一二七
專著一二九
韻文一七三
散文一八四
遺著一八九

第三卷第九號民國三十二年(1943)十一月二五五
目録二五七
專著二五九
散文三一四
韻文三二一
遺著三二六

第三卷第十號民國三十三年(1944)三月三八七
目録三八九
專著三九一
序跋四四四
詩詞四四八
遺著四五八

第十册
第三卷第十一號民國三十三年(1944)四月一

目録三
專著五
散文六八
韻文七四
遺著八二

第三卷第十二號民國三十三年(1944)六月一二五
目録一二七
專著一二九
詩詞二○二
散文二○六
遺著二○八

第四卷第一號民國三十三年(1944)七月二四一
目録二四三
專著二四五
詩詞二六一
駢散文二六九
遺著二七七

第四卷第二號民國三十三年(1944)十一月三六九
目録三七○
專著三七一
詩詞四一七
散文四二二
遺著四二六

第四卷第三號民國三十四年(1945)七月四七五
目録四七六
汪先生著書之影四七七
汪先生手書詩札四七八
雙照樓詩詞未刊稿附校記汪精衛四七九
錢遵王詩稿續錢曾四九二
六代雜事詩俞陛雲五○八
雙照樓遺札汪精衛五二一
海日樓遺札沈曾植五二五
忍古樓詞話夏敬觀五三六
父卒繼母嫁從爲之服報説張爾田五四○
吳梅村畫中九友考夏敬觀五四三
錢仲聯海日樓詩注序張爾田五四五
梅花山謁汪先生墓文龍沐勛五四六
青島戰事聞見録錫晉齋五四七
海日樓日記沈曾植五七五
今詩苑同聲社五八二
今詞林同聲社五八六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2

Trending Articles